close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5号,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国子监街两侧槐荫夹道,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牌楼彩绘,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
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御碑亭、钟鼓楼等,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

Img1506706_f
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央大学,历来倍受国家重视,多有修建,尤其经明永乐、正统年间分别进行的大规模修缮和清乾隆年间增建辟雍后,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规模和格局,占地面积为2万7千多平米。前院东侧有敬持门与孔庙相通,构成“左庙右学”。国子监大门名集贤门。门内东西两侧有井亭。二门名太掌门,门内左为钟亭,右为鼓亭。门北甬道中有一座琉璃牌坊,高大华美,三门四柱七座,是北京唯一一座专为教育设立的琉璃牌坊。牌坊正背两面刻有“圜桥教泽”、“学海节观”,均系乾隆皇帝御书。牌坊上覆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向学重教的传统。坊内左右为黄琉璃瓦重檐碑亭。北为主体建筑辟雍。

20121204030902860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由刘墉、和珅等负责设计建造,专为皇帝讲学而建。平面呈正方形,深广各17.7米,四角重檐攒尖顶,复黄琉璃瓦,殿内无梁柱,为鎏金宝顶式方型殿宇。前檐高悬乾隆帝御书“辟雍”匾额。殿四周环水,以汉白玉石为栏,环绕成圆,形成外圆内方格局。东西南北设有石桥直通辟雍四门,构成“辟雍环水”,以喻天圆地方,流传教化之意。殿内穹隆彩绘天花顶。北南东三面分别悬挂乾隆、道光、咸丰三帝御书书匾。殿中设置的宝座、御椅、御案、龙屏等皇家器具,皆为当年乾隆“临雍讲学”时的原物。皇帝每“临雍”视学,由国子监祭酒讲经,皇帝作“御论”,全监职官、学生围辟雍四周观听。 “临雍”后,由国子监刊刻“御论”,颁发在京各衙门官学及各省儒学学习。
开放时间:旺季:8:30-18:00 淡季:8:30-17:00
详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3号
联系电话:010-64057214
地铁/公交:地铁2号线、5号线雍和宫站下车即到。 乘坐公交118、684、13、117路雍和宫站下即到。 乘坐公交113、108、104、803、124、758、950路方家胡同下车即到。
人均消费/门票:30元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121204030857278

20121204030906885

20121204030908127

Img1506704_f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乾隆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悠游北京 的頭像
    悠游北京

    悠游北京

    悠游北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