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由康熙皇帝命名。“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此。雍正皇帝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Img1505286_f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文章標籤

悠游北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华大学校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的附属园林,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两部分,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清华大学校园占地六千余亩,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为东区、西区。
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水木清华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大礼堂为其中心景观,图书馆、科学馆、清华学堂、西体育馆及新建的理学院、新图书馆等建筑分布其间,而原“工字厅”、“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园荒岛——荷塘”等,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风格。

20121207040109743

文章標籤

悠游北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文章標籤

悠游北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境内,北京著名长城景点之一。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着独特的风格,这里敌楼密集,关隘险要,城两侧均有垛口,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旅游区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春季,群芳争妍,山花烂漫;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红叶漫山,果实累累;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

悠游北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刹海是北京城享誉盛名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景区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沿岸名胜古迹和民居民俗生活组成,位于北京城西北隅。景区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到新街口北大街,北起北二环,南至平安大街,总面积146.7公顷,是京城内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什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也称作“十刹海”。
这里元代时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为燕京胜景之一。什刹海周围有许多的王府和花园,如保存最好的恭亲王府、醇亲王府等,这一带也是原老北京主要的商业活动区。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也在什刹海旁边,什刹海边的柳荫街曾住过十大元帅中的三位。
什刹海景区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是古都之源、文化之源,是民俗休闲、感受历史、享受时尚的胜地。元朝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什刹海积淀了上至皇亲国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的深厚的各阶层文化。这里的胡同和四合院组成了老北京的风俗文化,组成了老北京的历史,沿着什刹海迤逦的河沿四周,形成了不规则但密如网织的网状胡同,这些胡同依势而建,自然天成。今天,这里仍旧保存着十分难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的历史风貌,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恭王府花园、广化寺、火神庙、钟鼓楼和银锭桥等古迹宛如一颗颗明珠,将什刹海点辍地秀美灿烂。

文章標籤

悠游北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牛街礼拜寺创建于辽统和十四年(996),元初扩建,明成化十年(1474)赐名“礼拜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修缮后,在寺门前悬挂匾额“敕赐礼拜寺”,现存主要为明、清时代建筑。牛街礼拜寺占地约6000平方米,规模宏伟、肃穆幽深,是中国式古代宫殿和阿拉伯式清真寺相结合的产物,为我国古建筑之精品。寺院平面用中轴线布局,寺门朝西、门前有砖石照壁。礼拜殿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做礼拜,是中国古典殿宇建筑与阿拉伯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大殿有五楹、三进、七殿共四十二间,面积约为600多平方米。殿内有十八根主柱绘金色牡丹缠蔓花饰组成二十一个拱门,拱门仿阿拉伯式尖弧形落地。拱门门旁有堆粉贴金的《古兰经》经文和赞主(安拉)、赞圣(默罕默德)的阿拉伯赞词。殿内为红地,沥粉贴金细致精巧。殿外有一座“宣礼楼”,又称“邦克楼”,是为了呼唤周围穆斯林来寺做礼拜而建。南讲堂东有两座元代筛海墓,为元代遗物,墓丘砖造,近代重修。“筛海”是阿拉伯语的译音,是对年高有德的宗教学者的尊称。坟中埋葬着两位来中国布道的阿拉伯长老。碑文为阿拉伯文,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是珍贵文物。
每年希吉拉历(伊斯兰教历)的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穆斯林都要到牛街礼拜寺“会礼”,礼拜结束后,人们互致“开斋节”好,互赠油香,一派节日景象。

20121206023159824.jpg

悠游北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城内景山西侧,在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水面占583市亩,陆地占480市亩。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Img1499945_f

北海公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全园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姿,优如仙境。琼岛上有高67米的藏式白塔(建于1651年),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碑石及假山、邃洞等。东北岸有画舫斋、濠濮涧、镜清斋、天王殿、五龙亭、九龙壁等建筑;其南为屹立水滨的北海团城,城上葱郁的松柏丛中有造型精巧的承光殿。北海公园属于皇上的娱乐地方。其九龙壁最有名。

文章標籤

悠游北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宣武门教堂始建于1601年,为神宗皇帝批给来华耶稣会士的住地。意大利藉耶稣会士利玛窦来京后也在此地居住。利玛窦以黄金五百两买下其住地旁的"首善书院",将其作为私人祈祷所,规模很小。随着信教人数的不断增加,1605年(明万历33年),利玛窦神父将其改建成了一座小教堂,当时北京有奉教者二百余人。

20121230052807458.jpg

悠游北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北1公里、景山南门对面,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故宫外围的四面城墙,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造型别致,玲珑剔透。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其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对称,秩序井然。

20121204112039474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文章標籤

悠游北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观园剧场位于大观园公园北侧,上世纪80年代与大观园同时建成。剧场整体为仿古建筑,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大剧场外有独立的免费停车场,;排练;发布会;会议;公关活动等多种项目。(如租场地需要演出剧场可安排,节目费用另议)
剧场内分上下两层,一层分为舞台,多间化妆间,贵宾休息室,会议室和200个座位,二层为11个包厢(可容纳60人)。舞台灯光音响齐全,环境舒适,可满足各类演出。剧场的昆曲团队为国家正式编制院团,拥有国家级一级演员。现在剧场归属于北方昆曲剧院,可以欣赏到昆曲、京剧、相声等演出。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街12号(近大观园北门)

悠游北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