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新仓位于北京市东四十条22号,是明清两朝代京都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明永乐七年(1409)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起建,至今600余年历史。南新仓现保留古仓廒9座,是全国仅有、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现状保存最完好的皇家仓廒,是京都史、漕运史、仓储史的历史见证。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介绍:
南新仓,俗称东门仓,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旧基上起建而成,原贮米、黑豆饲料等。清初时南新仓为30廒,后屡有增建,到乾隆时,已增至76廒。清乾隆中期以后,国家财政困难,清晚期又因贪污之风盛行,贮粮日益减少。到道光年间,该仓贮粮比清初大幅度减少。民国时,该仓改为军火库,现为北京市百货公司仓库。由于近十数年新建频仍,又拆了几座仓,现剩9廒。
南新仓的廒房,清沿明制,有一座一廒者,有一座二廒联排者。以每五间为一廒,每廒面阔约24米,进深约17米,高约7米。建筑屋顶采用悬山形式,合瓦屋面上施瓦条脊,两端原有蝎子尾,现残缺不全。屋顶前后出檐椽,不用飞子,于前坡出宽4.4米、进深2米的悬山披檐廒门,并于廒顶中心位置开气楼(天窗)一座。廒底砌砖,其上铺木板,板下架空以防潮。廒房用五花山墙,墙体用“黑城砖”,以糙淌白砌法成造,仅于各开间中开小方窗。墙体厚重,以达到保温要求,其底部厚达1.5米,顶部约1米,收分显著。仓房结构为五间七架椽屋,内用金柱八根,中三架梁,前后双步梁。建筑的屋顶、墙身做法和构架形式与明何士晋撰《工部厂库须知》卷四中“鼎新仓厂”中的记载基本一致。
南新仓文化休闲街位于平安大街“龙头”(东城区东四十条22号),具有“新的在旧的中,时尚在历史中”的特色。街区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步行街总长千余米。由南新仓古仓群、仿古建筑群和南新仓商务大厦底商组成。现有30余家商户进驻经营,业态分为文化、休闲两大类,涉及艺术文化、演出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类有艺术画廊、音乐传播中心、影视文化俱乐部、文化传媒工作室、昆曲小剧场、会所等;休闲类有中外特色风味餐厅、酒吧、茶苑等。
南新仓文化休闲街主打文化创意牌。自2007年5月18日至今,在“皇家粮仓”上演厅堂版昆曲《牡丹亭》300场,600年历史文化遗产与60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妙组合,成为文化热点,被列为向2008奥运代表团和国际宾客重点推介的北京新派传统文化项目;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内首家奥运冠军俱乐部“柏林北京2008冠军俱乐部”设在南新仓,活动非常成功。大董烤鸭南新仓店、饭前饭后、天下盐、六百年日本料理、库和美法餐、酷客、锐克斯、尚润等餐厅也以其鲜明的经营特色,吸引众多国内外宾客来休闲享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1号
开放时间:24小时
消费:免费
交通:公交: 42路、113路、115路、118路、823路、701路等公交车东四十条站下车。
地铁: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下车;
自驾:周边停车困难,不建议自驾车前往
联系电话:010-64010843
最佳旅游时间:全年
悠游北京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