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颐和园
D2:雍和宫-国子监-首都博物馆
古都的厚重,并不在建都史的那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或者是一长串建都朝代的列表,而是那历千年风霜依然伫立的城墙宫殿,或是经世间变幻而从容不倒的亭台楼阁。诉说着历史兴衰,朝代更替的古迹,是每一个到北京旅行的人必去之地。曾是普通百姓的禁地的天安门,在近现代史上成为了无数历史事件的见证。世界上最豪华的深宅大院——故宫,600年间,只居住过两个家族,一家姓朱,一家姓爱新觉罗。如果说北京城是巨大的龙,颐和园和圆明园就是两颗最耀眼的龙珠。前者至今仍然保持九成九的风貌,游人络绎不绝;而后者却只留残垣断壁,让人唏嘘不已。很多人都有古都情节,对北京尤甚,而这些历经政权朝代更迭,战争动乱洗礼的古迹,让这座神奇又神圣的都城更加传奇而神秘。
第一天
一、天安门广场
游览时间:8:30-10:30
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历史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广场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东侧面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侧是两座建于l4世纪的古代城楼——正阳门和前门箭楼,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这些雄伟的建筑与天安门浑然一体构成了天安门广场,成为北京的一大胜景。
二、故宫
游览时间:10:20-12:20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北1公里、景山南门对面,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故宫外围的四面城墙,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造型别致,玲珑剔透。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其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对称,秩序井然。
三、天坛
游览时间:13:35-14:45
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祈年殿的上下三层屋顶,均用深兰色琉璃瓦铺盖,象征天色。
四、颐和园
游览时间:16:00-17:10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第二天
一、雍和宫
游览时间:8:30-9:45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可以说,雍和宫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二、国子监
游览时间:9:50-12:45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5号,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国子监街两侧槐荫夹道,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牌楼彩绘,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御碑亭、钟鼓楼等,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
三、首都博物馆
游览时间:14:00-16:00
开始筹备,198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当时的馆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孔庙内。孔庙占地2.2万平方米,创建于元代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经历代修葺,三进院落保存完整。主体建筑有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明、清进士题名碑林为国内仅有。两侧殿庑辟作展厅,面积2000余平方米,环境幽雅宁静。